學習家庭治療的一些反思
作者 : 葉浩堅先生
(執業大律師、亞洲家庭治療學院註冊會員)
我是一名執業大律師。2016年我公餘時修畢香港理工大學心理學課程,再報讀香港大學行為健康碩士課程,該課程涵蓋我甚感興趣的心理治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戲劇治療法等。湊巧我的一位同學在亞洲家庭治療學院修讀家庭治療基礎證書課程,他極力推薦此課程給我,我便報讀了。沒想到一讀便欲罷不能,如今仍在學院跟隨李維榕博士學習。
配備檢視人際關係及關係所衍生的家庭動力(family dynamics)的無形鏡片有別於個人治療,家庭治療的焦點放在檢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及互為影響,往往需要將各成員的敘述或點評有序地連結起來,從而探索家庭動力。要做到這點,家庭治療師需配備能檢視人際關係的無形鏡片。道理看似顯淺,但由於大部份學習家庭治療的學員,過去的學習都是集中檢視個人內心問題而非人際關係,所以經常不自覺地將問題看成是個人的。治療師進行治療時,均受其「所思、所見、所行」支配。因此,學員如果不配備能檢視人際關係及關係所衍生的家庭動力的無形鏡片(所思),便無法因所見而生恰當的所行。
拿捏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的參與程度(presence)精神治療的過程,是治療師與求助家庭共同創造的道路,治療師的參與程度(presence)必須恰當。過份參與,可能導致求助家庭成員參與不足,療程就缺乏新的經歷。如參與不足,任由家庭成員引領道路,同樣沒能獲得充份的有用新經歷。治療過程的參與程度,是家庭治療學員不容易拿捏的。識別對話內容(content)與對話內容所構成的過程(process)的分別家庭治療亦與其他心理治療一樣,主要透過對話進行治療。治療師會與不同家庭成員對話,亦會促進或引領家庭成員之間作對話。治療師不但要非常留意對話內容,亦要洞悉構成對話內容裡面所表露的關係本質。例如爸爸就管教孩子提出觀點,媽媽每次都唱反調,若治療師是只針對內容,就會將焦點放在每個觀點上他們的不同之處,但這個不斷出現的唱反調,反映的可能是他們一種互動模式,埋藏著很多沒有解決的矛盾。家庭治療的初學者,往往聚焦於對話內容而忽略構成對話的互動模式。
相對個人心理治療只面對一名求助人,家庭治療師要同時面對多個家庭成員,光是這點已增加了學習家庭治療的難度和複雜程度。儘管如此,我仍會繼續努力學習,希望日後能夠作出綿力,促進家庭治療在香港的發展。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