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初習家庭治療的一點分享

作者:奇樹@4砵典乍街



剛接觸家庭治療的時候,有一種「眼界大開」的體驗。看著個案家庭在房間裡,透過對話、觀察、和交流,將藏在各人心裡的情緒和觀點,逐一浮面辨認。而且,那經常都是負面的情緒。對「隔岸觀火」的學員來說,一邊替治療師抹一把汗,一邊慨嘆小說《安娜·卡列尼娜》裡的名句: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後來我發覺,這種「眼界大開」並不止於此。這門學說,提出了一種看待問題的另類角度。作為一個精神健康工作者,我習慣將問題理解成病徵,從個體身上找出缺陷。就像修理機械,脾氣爆發的話便提升忍耐值,常常焦慮便要訓練抗壓力。又曰:有病食藥。這套被稱為「醫學模式 (medical model)」的思維,具備科學研究的精神,但正如所有思考框架一樣,也有其限制。從病理來了解人的情感世界,難免把事情看得太簡化、太直線邏輯。再者,當事人的主觀感受,往往會在「醫學凝視(medical gaze」下被忽略掉。


家庭卻是一個活動的系統。比喻就像星河,星體在運轉的軌跡之間,重力互相牽引,有遠有近,構成一幅共生的景色。這其實不難想像,始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然而,當個人身上的「問題」被放置在如此一個系統裡,「問題」就變得立體了。我發現,原來一直以來的工作,都只是凝視著月球的片面。


自從掌握了這個視角,接觸的個案也開始立體化起來。譬如說,一個破碎的家庭裡,每個成員都戴著精神疾病的標籤:爸爸是個酗酒漢,媽媽受抑鬱和長期痛症煎熬,一對子女則分別被診斷為分離焦慮和對立反抗症。讓星體在治療室內行走,呈現的卻是另一番光影:父母各自帶著上一代遺留的成長陰影,無法締結美滿的婚姻,決定分開卻沒有好好紓解積壓的怨懟,子女失去了庇蔭還要挺身保護家長,礙於人微言輕,唯有釀成偏激的行為博取注目,將離異的父母重新聯手,處理子女的「病患」。


所以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重力互相牽引,構成一幅共生的景色。


漸漸地,我開始辨識到,有些不幸的家庭有著同樣的不幸。但是在不幸當中,家庭系統亦是治療的出路。成功的例子,往往透過重整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最後達至恆久的改變。現實中沒有照版煮碗的規條,操作當中牽涉著千變萬化的細節,因為每個家庭都是獨一無二的。然而正是這份獨一無二,蘊藏著蛻變的力量。


於是我悟通了,原來托爾斯泰的話倒過來說也成立 -- 幸福的家庭,其實各有各的幸福。

255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