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心理治療有無科學根據?

作者: 奇樹@4砵典乍街





攝影: 社欣@4砵典乍街


正所謂「Seeing is believing」,所有理論都講求眼見爲憑的證據。隨著工具和技術的發展,我們看得見的東西越來越多,可以勘察水泥牆是否穩固,也得以探索人體哪個器官出現了毛病。儘管如此,人類思考和意識的系統,迄今仍是科學一大未解之謎。


南非裔神經科學博士 Mark Solms,便是其中一個「偏向虎山行」的人物。他的畢生研究旨在解答的問題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有沒有腦神經科學的根據?親身體驗過精神分析的好處後,他著力建立一套相互通約的理論,證明非藥物治療的功效不只是安慰劑作用。


他的觀點非常獨到:一般精神科學研究都聚焦在大腦皮層(cortex)的改變,而籠統來說,皮層是負責較高階的邏輯思維。Solms 卻提出,要明白心理治療如何發揮影響,答案位於腦袋更深層的地方,即是腦幹。人類有一套與生俱來的本能,本能的目的是幫助物種適應環境、維持生存優勢。這裡說的本能,不只是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更牽涉到人類依賴群體繁衍、部落裡互相照顧、辨認及遠離危險等元素。我們感受到的「情感」(affect),就是本能驅使身體去行動的語言。


這跟精神病患有甚麼關係?Solms 指出,每人的腦幹都是個記憶庫,儲存著既定的行為範式。範式的意思是,這些行為反應已經變成慣性,毋需每次重頭思考每一步怎樣做。換言之,這是傳統精神分析學派描述的「潛意識」。模塑行為範式,關鍵在於幼年成長經歷,甚至在小孩發展出語言能力前,基礎已經逐漸形成。


Solms 的觀點跟近年學術界有共識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可謂一脈相承。已經有不少周邊研究顯示,早年依附關係會影響腦部發育,尤其是催產素(oxytocin)、多巴胺(dopamine)、內啡肽(endorphins)等系統。這些神經物質掌管人的社交親和、抗壓力、感官痛覺、動機和犒賞迴路。雖然基因序列在我們誕生的時候已經內設了,但是後天的成長過程,仍能透過各種「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方式,影響著哪些基因特質會被放大和抑制。這亦解釋了為何家庭裡的創傷經歷,會對孩子構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進行心理治療,並非靠兩句一針見血的說話,猶如針灸穴位般把人家當頭棒喝。真正帶來療癒的,其實是一段重新建立的關係,讓當事人體驗到情感原來有另一種表達方法。既然要改變根深蒂固的行為範式,自然需要長時間的反覆演練;不過,這亦是改變能經得起歲月考驗的原因。個人的心理工作,透過治療師與個案之間的關係作為載體,需要密集的時間投放;這就凸顯了家庭工作的優勢,因為家庭是每個人最貼身的日常處境。治療師利用現有的人際網絡,扭轉一下互動模式,系統形成了新的慣性和回饋循環(feedback loop),改變自然事半功倍。

9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