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與家庭治療】
作者:奇樹@4砵典乍街
插畫: 小魚
心智化治療(MBT,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的理念和技巧,在家庭治療的領域也有應用的地方。這種方法最初被稱為short-term mentalisation and relational therapy(SMART;Fearon et al. 2006),後來更名為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 for families(MBT-F;Keaveny et al. 2012)。
心智化是指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思想、感受、慾望和意圖的能力。人類生活於社群中,理解對方行為背後原因,是自我定位和維繫團體和諧的重要一環。心智化讓我們預測別人的行為,從而以更有效的方式與人互動。它更有助於調節我們自己的情緒,因為它允許我們退後一步,反思自己的感受;認識到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是由主觀經驗塑造的,而他人可能持有不同的觀點。
即使血濃於水的家庭成員也無法做到「心有靈犀一點通」,基於性格與身份的差異,心智化是家庭溝通和協調的基石。然而,在壓力情況下,心智化便會失效,這時候就會墜入學者稱之為「前心智化 (prementalising)」或「非心智化 (nonmentalising)」的功能模式。處於這種狀態時,人傾向於從字面上理解他人的行為(當對方說「你讓我心痛」時,會認為對方真的是在指責自己,而不是將其理解為一種表達沮喪的方式);或者難以理解自身情緒,被無法辨識的強烈情感沖昏,導致行為失控。
舉例說,當父親在做飯時,女兒叫他去玩耍,他可能會認為女兒只是「無理取鬧」,告訴她應安靜下來,自己找點事情做。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有意義的回應,她可能會升級自己的行為,以「突破」父親的防線,希望父親能夠回應她的感受。然而,孩子行為的加劇有機會進一步破壞父親心智化的能力,非心智化的惡性循環因而形成。假若這種非心智化成為常態,隨時升級至暴力行為。
在家庭治療裡應用心智化概念,主要目標是:讓家庭參與討論衝突情境,聚焦於各方的情感狀態,抱著好奇心, 加強了解心理狀態與行為之間的聯繫。在家庭環境中處理心智化過程,好處之一是能增進父母或其他照顧者對孩子的理解和體諒,反之亦然。
在《Handbook of Mentalizing in Mental Health Practice》一書中,Bateman 和 Fonagy 列出了心智化的成功元素:
善意的求知慾 (Benign curiosity):真正關心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尊重其觀點。
安全的未知性 (Safe uncertainty):承認個人永遠無法知道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只能作出有根據的猜測。
反思性思考 (Reflective contemplation):探究他人想法時,以靈活開放、而非強迫控制的方式進行。
換位思考 (Perspective taking):接受同一情况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很大的不同。
寬恕 (Forgiveness):在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基礎下原諒他們的行為。
影響意識 (Impact awareness):認識到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有機會如何影響他人。
信任的態度 (Trusting attitude):能夠信任他人並採取不偏頗的立場。
內心衝突意識 (Inner conflict awareness):了解到自身可能存在相互矛盾的想法和感受。
遊戲性和自嘲式幽默 (Playfulness and self-mocking humour):能夠輕鬆地接納自己的錯失與限制。
輪流的意願 (Willingness to take turns):能夠在與家人的關係中「施與受 (give and take)」。
對可變性的信心 (Faith in changeability):相信心靈可以被改變,以及對治療抱有樂觀態度。
承擔責任 (Assuming responsibility):接受對個人自身行為的責任。
總括而言,心智化的過程為家庭提供了一個擺脫既有關係模式的機會,並為他們提供了新的相處方式 -- 通過從「裡面」看待他人,從「外面」檢視自己,進而豐富他們的關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