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維榕專欄

跨越三代家庭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文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始〉


很多鬧矛盾的夫婦都說:我們沒有其他問題,只是在管敎孩子上面,才有不同 意見。


管教孩子,真的是一個容易產生矛盾的領域。千萬別小看這個問題,從跨代家 庭的理論而言,處理孩子所產生的瓜葛,可以牽連數代人的脈絡,成為一個跨 越幾代人的矛盾鎖鏈。

這天我們就看了一個這樣的案例;一個八歲小男孩,還有一個六歲小妺。父 母、公公婆婆也來了,都投訴孩子難教,尤其是小哥,讓他們完全無計可施, 有趣的是,問題都是發生在家中。孩子對家人十分敏感,尤其注意母親的一舉 一動。


母親欲言又止,眼睛老是向婆婆望去;很快就發覺,在這個家庭中,婆婆和母 親才是主角。她們是母女,理應容易說話,可是不知何故,兩人之間好像存有 一種別扭。表面上,大家都認為這是代溝問題,一代過於寵愛孩子,一代卻忙 於管教,造成孩子無所適從。


代溝是無可避免的事實,難道不同時代的人就無法共存?究竟問題出現在那 裡?


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如果大人沒有太多情緒糾葛,孩子一般都不會因為 大人的教法不同而產生問題,反而會從中學到如何取巧。米蘭的家庭治療大師 Boscolo 就曾經說過:「如果是家中人人都一致,孩子完全無計可施,才真的要 憂鬱起來!」


孩子需要兩樣東西:一是全家人都安泰所帶來的安全感,二是適當的心理空間 學習處理自己的問題。


因此,三代或三代以上的家人一同生活,最主要的是每一代人都心安理得,就 會代代安康。相反地,如果任何一代存有解決不了的糾結,很容易就會在其中 一代,尤其孩子一代出現問題。道理很簡單,因為家庭是一個會把每個人都拴 在一起的系統,源於一種歸屬感、一種情緒交流。所以在我們的三代家庭評 估,會量度每一代人對上一代人的生理反應。先是孩子對父母的反應,然後是 孩子父母對他們自己父母的反應,包括心率速度、皮下體溫、及手汗分泌,從 而探索每一代的相互關連。


當我們量度這孩子的時候,發覺男孩對父母的反應十分強烈,每次母親出現情 緒不安,他的心率和汗線就產生大變化。同樣地,孩子母親對自己父母的反應 也十分劇烈。


公公婆婆的一代,經歷過他們那個時代的歷史動盪和變遷,現在應該是安享晚 年的時候。但是老爸卻心中苦悶、鬱鬱寡歡,老媽與丈夫格格不入,滿腔情懷 無從舒解,變成絮絮不休的獨白 。


他們的對話尤其耐人尋味:



老媽:「你不要老是發脾氣,動不動就駡人...」


老爸:「你不要嘮叨不停,我就不會駡人!」

老媽:「你這兇巴巴的,孫兒們見了你就怕...」


老爸:「怕什麼?他們都喜歡靠在我身上,是他們欺負我才真。」


老媽:「我們都活了一把年紀,有什麼是過不去的,還有多少時間?應該活在 當下,享受人生大好風光...」


老爸開始看手機,完全不理會老媽。老媽繼續源源不絕,追着老爸說個不停。 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很對,但是聽起來卻讓身邊的人完全受不了。尤其是她的女 兒,心率一直在加增,有時達到每分鐘一百九十多下。她解釋說,這是因為從 少就習慣聽着父母這種對話,一來知道老媽是說一套做一套,二來擔心老爸忍 不住就會爆發駡人。其實老爸這次並沒有如期發作,甚至不受干擾的專心看手 機,反而是女兒忍不住連神經系統都不斷對老媽作出反應。


這是一個我在臨床工作中常遇到的現象;如果孩子長期在父母的怨懟中成長, 長大後那種經驗仍然深藏在自主神經系統中,遇到同樣情境時就會作出預料中 的猜測,讓自己不由自主地焦慮起來。母親的焦慮,很容易就成為孩子的焦 慮,上一代的矛盾,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一代代傳遞下去。


母親說:「自少看着父母這種不愉快的婚姻狀態,我一直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重 蹈覆轍!可幸找到一個可以支持自己的丈夫!」


過去的不幸,的確可以從新家庭的支持下獲得療癒。但是母親必須醒覺自己仍 然重重地受着原生家庭的互動模式所牽動,要把自己從上一代的母女糾纏抽離 出來,才有機會與自己的伴侶建立新氣象。她的丈夫理應是一家之主,如果被 邊緣化,就很難發揮作用。三代同堂,關鍵在於中間的一代,因為他們負有承 先啟後的任務,否則就會失去功能。當上兩代人心平氣和地交流,兩個孩子就 很配合地靜靜聆聽,完全沒有出現報導中的行為問題。


看了這個家庭,一位同工十分感慨地分享:「我就像那年輕母親一樣!多年來 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與老媽愛恨交織,現在才明白那三代相連的根源!」


可見家庭關係,對任何人都有想像不到的重大影響。因為我們不是孫悟空,不 是從石頭蹦出來的,即使有孫大聖的本領,也離不開家的五指山。教育孩子, 最重要的還是趕忙建立一個代代安寧的好氣氛!



2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