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隊友變好拍檔
作者:李維榕博⼠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這對夫婦的對話很有趣,女的渴望男的與她一起管教孩子,男的卻認為她的想法不切實際;女的要求要有家庭共聚的時間,男的卻回應你先說服兒子再講。
女:「你可否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說粗口?」
男:「我只是教育他社會的真相。」
女:「你一有空就看電視,一套〈愛.回家〉就看了三遍!」
男:「所以收視率才這麽高!」
女:「喂,我與你說話你可否不要看電話,這是很不尊重別人的!」
男:「我在看時間,難道要盯着看你不成!」
女:「你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男:「我聽到你的感受,現在輪到我表達我的感受,你聽到嗎?」
你一言我一語,妙語連珠,對答如流,他們的台詞絕對比很多電影劇情都來得生動,因此千萬別一概而論地說他們不善溝通,只是這種溝通很費勁,各自都忙於表達,千言萬語就是無法聽得入耳,卻句句話都擦出怒火,讓雙方都充滿怨恨!
要了解兩個人的關係,最簡單的就是細心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人與人之間的感受、反應和表達,都是以往經驗積累的結果。我們的大腦像電腦一樣,放入什麼程式,就會根據這個程式而行事,一舉一動都是自動自發,不由你控制。
所以現代學者認為人的行動,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都是被潛意識所掌控,只有百分之五受意識影響。如果你相信法國哲學家 Descartes 的名句「我思故我在」,我們真正存在的時間並不多,大半時候都是渾渾噩噩,身不由己。
夫妻關係尤其如此,如果早期出現問題沒有好好處理,慢慢就形成一種互動模式,一旦養成習慣,便欲罷不能。婚姻研究專家 John Gottman 往往邀請有問題的夫婦到他的研究營地共度周末,然後用各種儀器紀錄及分析兩人在幾天以來的共處模式。從這些數據結論,就可以預測這段婚姻的成敗率,據報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準確性。
其實不用科學分析,也可以從夫妻的互動行為看得出兩人是否身心安泰。我問過一個男人:「長期如此互相怨恨是否會讓人心痛?」他答:「何止心痛,簡直會殺死人!」
既然長期不合拍的夫妻模式具有如此龐大的殺傷力,豬隊友就必須變成好拍檔,家庭才有生機。這是一項十分艱鉅的工程,首先要把固有的程式刪除,騰出空間,換走舊軟件,重新裝入新的程式,否則很難不受過去的習慣所牽扯。
問題是大部分的夫婦都不是為了改善婚姻,而是因為孩子出現問題而來。像上述這對夫婦,他們十三歲的大兒子完全不受管教,行為偏激。尤其父子之間,言語及肢體上都常有衝突,孩子經常埋怨父親激怒他,處處逼着父親認錯,吵起架來常遭鄰居時投訴,甚至報警。
母親(對父親說):「你們關係很差,應該好好與孩子溝通,不要動怒!」
父親:「你不是好好與他說話,他肯聽嗎?」
母親:「我們應該多花時間與孩子一起下棋,培養感情!」
父親:「好呀,你先說服孩子再講。催促他就發狂,把門都踢壞,還要別人認錯!」
母親:「總不能不理他。」
父親:「你是幻想完美症,等你真的有行動再說!」
母親:「我們要學習溝通。」
父親:「如何溝通?你問他書包重嗎?他說關你什麼事?你問他吃飯了嗎?他反問,你說呢?你那麽有辦法就你去管!我等着你成功!」
兩人談不下去,又把話題集中在數落孩子。奇怪的是父母的對話好像有點避重就輕,避開孩子的嚴重行為不談,反而糾纏在一些次要的問題上。母親十分認真地找丈夫談親子之道,父親卻嘻哈回應把母親氣壞。母親的要求反映一個理想家庭的畫面,怪不得父親說她是「幻想完美症」,但是他自己卻不停潑冷水,好像事情與他無關。父親承認是因為完全說不過妻子,毫無辦法,才消極
反應。最後才知道,兒子可以通宵不睡覺,逼着父親非要向他認錯不可,父親說:「最後只好道歉,否則不能罷休!人都瘋了!」
父母的最後結論是孩子有病,孩子被診為阿斯保加症,這是歸類於自閉症的一種,連弟弟也剛被確診為多動症。試想想,如果孩子有能力把父親逼到發狂,起碼他比母親更有辦法讓父親就範。父親這才透露,原來兒子問過他為什麼不離婚?可見他們面對的,絕對不僅是孩子行為問題!
究竟是孩子自己有病,還是受父母這種完全無法解決問題的互動模式所影響而
行為失控?
人是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才可以身心順暢,長期生活在這種無法排解的情緒鬱結中,是會讓每個人都抓狂的。當我們一起重覆及分析父母的每一段對話時,連那個本來決定不肯合作的孩子也忍不住笑出聲來。能夠一起為自己的行為而發笑,也是一種排解,總比長期張弓動鎗好!
家庭治療始創人 Gregory Bateson 的女兒 Nora Bateson 說過一段話:「如果一棵幼苗長歪了,千萬別只顧把它往上拉。長歪自有長歪的理由,也許是因為陽光從旁而來,也許是養料只可橫向而取。」
把幼苗扶定,豬隊友是絕對做不到的,除非學做好拍檔!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