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維榕專欄

離婚也是孩子的事

作者:李維榕博⼠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插畫: 社欣@4砵典乍街


父母分手,往往都會對孩子說:這是大人的事,與你無關!但是誰都知道,父 母各走東西,孩子又怎會無動於衷?


我們的團隊,正在整理多年來的臨床資料,把離婚分成五個不同階段,包括離 婚前、離婚後、共同撫養、單親家庭、以及回到原生家庭,紀錄了不同孩子在 各階段的經歷,他們的心聲,他們的心路歷程,他們的不離不捨。


首先要報導的,是離婚前的階段,對孩子來說,這是最焦慮的時段。孩子最恐 懼的,就是父母分道揚鑣,現在噩夢成真,他們的反應可分為三大類:


一. 積極挽救:


這對父母打算和平分手,已經分居半年,但是不見面猶可,一見面就矛盾升 級,吵到要告上法庭。他們那六歲的女兒,忍不住哭叫:不要分開!不要離 婚!當她發覺無法挽回時,就改為要求父母:不要吵㗎!不要告上法庭!後來 父母因為撫養安排又爭執時,她又挺身為父母調停,兩個大人也真的只有在孩 子的指引下,才肯妥協。只是孩子心中苦惱,她在父母手拉手的畫像中間,狠 狠地用筆劃上一條線,說:沒有救了,那我跟誰才好?


孩子的彈性讓我們感動,她的苦惱又誰去排解?


另一個八歲的女兒,在父親的電腦中無意發現他有婚外情,她在吃驚之餘,更 是感到十分內疚,覺得要為導致父母分手而負責。她一方面代母親指責父親, 一方面又怕父親生氣而真的走了,周旋在二人中間,忙得不可開交,這些行為 很容易被診斷為多動症。只見孩子高舉着手,大叫口號:「為保衞家庭而戰! 為保衞家庭而戰!」


兩個本來僵持着的大人,也不由得不被感動,答應孩子會盡最後努力解決婚姻 問題。我們給他們提供一個為期四次的療程,每次看到父母的關係有一點進 展,孩子就興奮異常;看到他們互相冷落,又十分苦惱。我們的治療團隊也很 為難,因為如果父母只為了孩子而復合,這段關係也很難和諧,孩子一樣深受 打擊;但是看到孩子為父母如此擔憂,也真的不忍心讓她失望。好在父母真的 不負所望,即使關係反覆,最後還是決心和解,孩子成功保衞家庭,我們也為 她揑一把汗。


二. 不露聲色:


不是每個孩子都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很多孩子會逃離現場,或是呆坐着 目睹父母的爭吵,動也不動,只在眼角掛着一滴淚,也有的孩子躲在衣櫉裏暗 暗悲哀。很多孩子不動聲色,在背後靜靜地為父母籌謀。


一個六歲的男孩,發覺父親有女朋友後,就趕快跑去告訴母親,但是母親聽後 立即情緒崩潰,他馬上改口,說:不是女朋友,是女人吧了。從此他就極度小 心說話,甚至不說話,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把父母脆弱的關係弄破,但是父母 最後還是決定分手。六年後,再見到這男孩,他已經十二歲,長大了很多,卻 因情緒失控而成為精神科病人。無論母親怎樣求他,仍然不肯說話,逼緊了, 就說:說了你也不會明白!只是知道父親已經搬離住處,他就忍不住眼睛淌 淚。原來分手六年,父母之間的怨恨仍深,孩子夾在中間,加上步入青少年階 段,憋了一肚子的氣,終於爆發。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個月,滿腔情緒更是無從 排解。


我們沒有放棄,母親最後也放下多年來的不憤和怨懟,孩子終於說話了!他開 始慢慢地訴說自己對父親的懷念,請求母親接受他的心意,更加不想聽到父母 間互相排斥。而母親也明白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周末跟隨父親露營,孩子如釋 重負,母子終於走上療癒之路。


另一個八歲的男孩,也是不動聲色,完全沒有說過一句話。但是他知道母親的 不甘心,每次探視父親和女朋友的新居,就把他們弄得鷄犬不和,令到父親的 新歡無法容忍,父親反而轉向母親訴苦,大功告成,孩子在一旁十分滿意地微 笑。


三. 用行動抗議:


年齡較大的孩子,很多都是用行動來抗議。 一個十六歲的女孩,變成精神病人,進了病院不肯出來,她對母親說:「想我 出院,就得把爸爸找回來!」父母已經分居多時,礙於女兒的強烈反對,誰也 不敢提出離婚。孩子是用自己的精神健康換取父母的復合。


另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女,身體每處都有問題,一間又一間醫院去求醫,卻完全 找不到病因。原來父母婚姻解體,她就深信自己肢離破碎,再也不能完整。母 親被她氣壞,認為女兒的行為完全是衝着她而來,女兒也不否認,最後找到一 間殘疾人的院舍入住,才稍為安頓下來。


也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好青年人,患了強迫症,完全不顧衛生,讓雙腳的肌膚 被大小便弄到腐壞。後來才發現,他的病態,讓已經離婚三十年的父母必需繼 續相處,一齊為兒子焦慮,帶給他一個家庭仍然完整的假象。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有如此強烈的反應,但是家庭分裂,對大人是個困難的 過程,對孩子更是可以造成不容忽視的創傷。所以父母離異,孩子也是當事 人,千萬要小心處理。

22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