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家庭Toxic Family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插畫: 小魚
何謂「有毒家庭 toxic family」? 家庭怎會有毒?「有毒」通常指的是某些特定物質對身體有害或危險,但將其比喻性地用於描述俱有傷害性的人際關係或家庭關係,卻是最近才出現的。
「有毒家庭」的概念,建基於早期的家庭系統理論。一般來說,與「失功能家庭」的概念相似,但是涵蓋的泛圍更廣。這名詞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心理學和自助類文獻常常出現。Susan Forward 在1989年的著作《有毒父母》Toxic Parents 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本書揭露了有毒父母的特徵,把他們分為「不適當的父母、控制者、酗酒者、言語虐待者、身體虐待者、及性虐待者」,以及他們如何通過情感虐待、拒絕、操縱和其他方式傷害孩子。
Jane Middelton-Moz 在1990年出版的《有毒父母的孩子》Children of Toxic Family,更是深入了解那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創傷、內疚感和其他心理問題。這本書同時為受害者提供了應對和康復的方法,讓受害者知道,他們是可以擺脫陰影的。
英國哈利王子和他夫人梅根脫離皇室的事件,更是把toxic family 這個概念發揮得沸沸揚揚。衆所周知,哈利的父母是查理斯王子(現在的國王)和戴安娜王妃,兩人的婚姻關係一直處於有第三者的緊張狀態。十二歲時母親就遇上意外身亡,他處處與兄長競爭,在自傳中稱自己為「後備」,活到快四十歲了,還是無法放下童年的失落和傷痛,不斷投訴及扮演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可見即使生在皇家,也避免不了童年創傷的命運。
隨着我們對情感虐待、自戀型親職教養以及其他功能失調家庭動態的認識加深,「有毒家庭」這個標籤成為描述這些有害模式的一種方式。從臨床工作上,有毒家庭的例子固然層出不絕,其實如果你留心,在日常生活中,這些例子也經常在你身邊人出現。
我的好友告訴我,少時她的母親總是在語言上奚落她,不高興時就是一頓毆打,讓她在大熱天都要穿長襪子上餜,遮蓋小腿上的疤痕。朋友是個乖孩子,完全沒有讓父母特別操心的地方,她至今仍然百思不解,只當是母親自己太多煩惱,唯有把伴在身旁的孩子當出氣袋。有趣的是,她始終沒有怪責母親,母親後來患上老人癡呆症,什麼都記不得了,朋友還是忠心耿耿的陪伴到最後。
這也讓我想起美國作家Amy Tan 所描述自己的一段故事:她的母親也是自小就忽略她,曾經一次甚至拿起刀子要傷害她。後來母親也是年老失憶,她也是一直默默陪伴。正以為過去一切都被埋沒,沒想一天母親突然清醒過來,問她說:「我以前是否對你很不好?」,母親一句突然的認可與關懷,就讓女兒一生的心結獲得釋懷。
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成長的失落和無奈。很多人長大後就淡忘了,也有人一直耿耿於懷,成為一輩子的心結。一個三十多歲的成年人對我們說:「那時我才三歲,爸媽終日吵架,後來爸爸搬走了,媽媽變得很暴戾,一不開心就拿我出氣…」這孩子長大了,始終放不下童年的經歷,成為精神病人。
其實父親傷害孩子的例子也不少,很多男孩子,大半生都在抗拒父親的言語鄙視和打擊。而我們的父母,往往對孩子口不擇言,總以為言語的貶低就是鼓勵。
「有毒家庭」這名詞聽起來好像有點負面,其實它的用意是十分積極的。因為處理創傷的第一步,就是要面對它,不再懷疑或修飾自己的感覺;甚至不必原諒,即使施害者是自己的至親,也不必以他們的理由為理由。因此這名詞是一種驗證和命名,為個人提供了一種更有力量的方式來理解和應對自己的經歷,同時認可個人疏遠有害家庭關係的權利。這一框架在自助、支持社區和心理健康話語中都得到了廣泛使用,在激發集體努力實現癒合和系統性變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的來說,有毒家庭概念賦予了個人權力,消除了共同經歷的污名化,並在心理健康話語和支持群體內,提供了更細緻的治療和康復框架。
重要的是,有毒家庭是受害者的主觀經驗,其他家人不一定認同。正如英女王依莉莎白二世對哈利王子指控的回應:「記憶各有不同!recollection may vary!」即使如此,也不能否定受害人的主觀經歷。因為連感覺都被否定了,就更加沒有復原機會。
雖說不必原諒,能夠放下心結,總是好事,況且很多癡心孩子都沒有真的怪責父母。天下沒有完美的家庭,要建立一個無毒環境,父母真的需要八面玲瓏。
父母的個人因素、環境和遭遇,以至原生家庭沒有解決的矛盾,都會一代傳一代地影響到孩子。時代的動盪,恩怨情仇,父母終日處於焦慮中,戾氣就免不了向孩子發洩。成長真不容易,發生在父母身上的事,孩子都要承受。
但是無論基於什麼理由,父母都有保護孩子的責任,不能任意而為。千萬不要成為孩子心中的疤痕,一輩子都會揮之不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