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家庭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插畫: 小魚
重組家庭所面對的最大挑戰,莫若如何處理前一段婚姻所帶來的孩子!
這個十歲的小男孩,偷偷地在暗處看着母親和後父抱着三歲大的小妹,十分溫馨。他眼中滿是羨慕。但是他不肯稱後父為父親,他說自己已經有父親,雖然難得有見面的時候。這是很多重組家庭孩子的心態。
自己心屬的家破裂了,看着母親(或父親)重組家庭,情何以堪?這小男孩不大說話,只用眼睛不停觀察。後父待他不壞,但是礙於孩子不是自己所出,只好把孩子的事都交由母親處理,免得一插手就惹來一句「你又不是我爸爸」的反擊。
一家人坐在那裏,爸爸抱着小女兒,媽媽抱住大男孩,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八歲,但是兩人都像小嬰兒一般扒在父母身上,動也不動,那是孩子最最舒服的位置。這也是很多重組家庭的結構,家中有了爸爸媽媽,但是父母卻各自擁着自己的孩子,成為兩個陣形,不能溶成一家。孩子長期處於如此局面,也很難有安全感。當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就更難處理。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自己的心態很重要,例如這對父母,是兒時的蜜友,在失婚後重逢,一同移民從內地來香港,處處都有適應的困難。男的一直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只靠女人一人工作養家。這本來也不是問題,問題是男的無法接受一個男主內女主外的角色轉變,終日對着兩個孩子。小女兒還好,精靈可愛,很能安慰父親,他承認女兒是他的「心靈支柱」;男孩卻處處頂撞,矛盾重重。母親每天工作筋疲力倦回到家來,聽着父親源源不絕的抱怨,她聽得煩燥,就轉去管教兒子。孩子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母親的監視,如此「micro management」,微觀管理,是任何一個孩子身上都可以挑出毛病的。
加上居住地方狹窄,父母與小妹共居一室,兒子就睡在廳中。天天看着母親與她的新家人在房內相處,自己卻隔在外面,一有機會就模仿三歲的妹妹,全身俯在母親身上,像個等着哺乳的小嬰兒。
但是事情突然有好轉,父親前段婚姻所生的一個十一歲兒子,也從大陸來港加入這個家庭。小弟孤獨的空間多了一個兄長,父母都擔心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兄弟之間卻同病相連,互相作伴,連小妹都很想加入兩個哥哥的行徑。三個孩子鬧在一起,父母更是無法制止。壓制過久的一家人,一觸即發,每個人的焦慮都爆發無遺, 孩子很容易就被標籤為多動症。
每個家庭都有它一定的韌力和動力。配搭得宜,風調雨順,就有能力應付萬變;配搭阻塞了,家庭就變成壓力鍋,隨時失控。
怎樣才算配搭得宜?
要明白這道理,就得先去明白重組家庭的困難。既然有離婚,就會有重婚。但是第二次婚姻並不比第一次容易。研究顯示,重婚的失敗率達到60%,而往往都是基於孩子問題。有趣的是,孩子的存在可以鞏固父母的婚姻,而重婚家庭,卻常會因為孩子的存在而無法維持。一般夫婦在成為父母之前,都有機會先建立好夫妻關係,才迎來孩子;重婚家庭卻一結合就要面對孩子的問題。況且孩子與親生父母經過家庭破裂的傷痛,已經建立密切的依附關係,突然來了一個後父或後母,又豈能一拍即合?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孰先孰後?兩者之間又如何取得平衡?
如何經營重組家庭,是對新夫婦的一個大考驗。例如上述的家庭,他們不但是再婚家庭,也是移民家庭。在陌生的地方立腳已經很不容易,終日柴米油鹽,心疲力倦,夫妻兩人都已經少有氣力去交流。
現在還來了第三個孩子,我看他們一家五口,擠在一張長沙發,三個孩子坐在一起看書,看來十分投契。坐在旁邊的父母,卻是一面焦急,父親不斷哀聲嘆氣,母親眼角則盯着自己的兒子,不停糾正他的行為。不用多久,全部孩子就開始失控,彼此追逐。
這正正証明,孩子的問題,往往都不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家庭氛圍、人際關係的潛而默化,正在一點一滴地打造出孩子的個性與行為。
因此請牢記:第一、當孩子發生問題時,不要把焦點都放在孩子身上,仔細觀察孩子與家人之間的互動。你很快就會發現,父母與孩子的情緒,是一環扣着一環的。 第二、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如果對這部經全無了解,你所提出的任何方案都可能是斷章取義。父母的心路歷程,正是一個家庭的心臟脈搏,掌控着整個家庭的操作。
既然家庭關係都是一環扣一環,解決辦法也要一環一環地開始。我們提議父母必須以自己為首,首先放棄「微觀管理」的方式。尤其兩個大孩子,他們彼此作伴,是很好的的組合。把注意力放在夫妻關係,在萬難中為孩子建立歸屬感,有了家的溫暖氛圍,孩子才會相信父母,知道都是「一家人」,而不是「你的孩子」或「我的孩子」。
重組家庭的祕密,就是重新組織一個各就各位的家庭,而不是各帶各的孩子!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