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頭過河的工作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攝影:阿執司
每次見完這個家庭,都讓我感到十分不安。在我處理的個案中,爭取撫養權,是最最令人傷神又傷心的工作。
兩個小兄弟,十歲和十二歲,父母已經分手六年。兩個孩子的撫養權本來都歸母親為主,但是弟弟一見到母親就失控,發狂地駡她,自己跑去與父親同住。而原本跟母親住的哥哥,在我們第一次見面做家庭評估後,也像弟弟一樣,跑了去跟父親。母親不但被小兒子當眾臭罵一頓,連大兒子也跑掉了,怪不得她再也不肯出來會談。
我們可以理解母親的不滿。問題是,孩子不肯跟你,連法官的判決也無濟於事。我們花了很多工夫去安撫母親,她才願意回來商討大計。
第二次見面,明知道短時間很難改變小兒子的態度,母親要求單獨見大兒子,希望勸他回家。一向沉默無言的哥哥,卻表示不願與母親見面,在多人的勸勉下,他哭了。也不知道是難以面對母親讓他流淚,還是因為我們都逼着他與母親和解而把他弄哭?當一個孩子不肯見母親或父親時,治療師的立場在哪裏?
他終於同意見母親,但是無論母親怎樣表達心聲,他都是低頭不語,手中卻不停地在畫着東西。畫上很多玩具熊,看似小孩子的主題,四周卻滿是一些混亂不堪的筆劃,還有一連串「不想跟她的」句子。這畫面充滿敵意,充份顯示出一個孩子在平靜底下那股隱藏不了的忿怒。
最後他勉強答應每週與母親吃一次飯,母親十分高興。與他握手言和時,使勁地把他拉向自己,孩子的身體卻愈更往後退。
第一次見面時,我們都很為弟弟擔心,如此年幼就對母親這般怨恨,他內心的傷痛有多大?他那一邊擦眼淚一邊哭叫「我沒有母親」的樣子,旁人看到也痛心不已。現在發現哥哥的情緒更是複雜,只是弟弟的情緒向外,容易引人注意;哥哥的情緒向內,容易被人忽視。
這些個案,一般都牽涉到很多機構,除了不同機構的社工,還有共同育兒中心。連兩個孩子的學校老師、班主任及校長都出席了。他們的參與,讓我們有機會集合多專業的角度,尤其當父母無法妥協時,學校或孩子生活中其他重要人物,可以擔當一個輔助的角色。尤其是小弟,在老師面前,他的應對也算得體,不像在父母面前的情緒高漲。哥哥則比較深沉,不易讓外人接近。對於我們的討論,他的回饋全部都是寫着 blah blah blah!
第三次會面,母親家中有事,不能出席,我們嘗試開解哥哥的心態。我首先向他致歉,逼了他做不願做的事,他沒有什麼反應,但是面色好像緩和了一點。
孩子一左一右坐在父親身旁,兩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父親身上。明顯地,孩子很仰慕父親,小弟尤其喜歡像個很小的孩子一樣黏在父親身上。父親會帶着孩子遊山玩水, 給他們很多啟發,連父親自己都說,哥哥很羨慕他與弟弟擁有「很多好玩的時光」,他也想參加一份。 為了促使大兒子回母親家,父親曾經把他鎖在家門外,大兒子即時回應:「那麽我就去睡天橋底!」
這次我們着力開解了一些父親與大兒子的心結,小兒子卻很不耐煩,百般阻撓,幾乎把我們的中心拆掉了。可見父子三人關係密切,不但母親無門而入,專業人士也很難介入。
歸根究底,孩子的情緒,都是與父母關係息息相關。離婚後如何共同撫養孩子,關鍵也在於父母能否相容。
問題是,很多很有文化的父母,分開見面時都是平易近人,一同見面就好像着了魔。為了爭取孩子,以往的枕邊人成為仇人,怎麼會這樣?有人認為這些父母太自私,只想霸佔孩子,並沒有理會孩子的感受。見得多了,我開始明白一個道理:千萬別低估了婚姻破裂對心靈所帶來的煎熬和傷害,很多當事人以為自己已經放下,不過是為了孩子,才再大起干戈。果真如此,就理應可以冷靜地好好交流,或是像其他成功的離異父母,尊重彼此的分歧。如果你一提起對方就血壓高漲,心率加速,那就要明白,對方給你的影響,遠比你知道的嚴重。
試想想,既然己經分手,何來如此大反應?對方怎會變成你的剋星,成為你一生不幸的象徵?要知道很多父母的離異過程,都是矛盾重重,充滿暴力的拉扯,這對父母至今談起往事,仍是耿耿于懷。父親個性較柔,母親較剛,孩子看在眼內,分明是處處為父親打不平。這種情況常會出現,一般都是孩子親母親,拒絕父親;只是這兩個孩子反過來,親父親,遠母親。
人在傷痕累累的情緒牽引下,都是有理說不清。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冷靜商量的時候,偏偏正是父母最無法相容的時候。但是無論我們怎樣分析,也無補於事,總得找到出路,才有下一步。好不容易讓父親同意與母親合作,一起安撫孩子情緒,但是能否成功把他們拉在一起,又是另一番掙扎。
這真的是個摸着石頭過河的工作,一步一驚心。
Komentar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