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阿執司影評

阿執司的高衝突家庭

作者: 阿執司@4砵典乍街


Photo credit: IMDb


《過時·過節》(Hong Kong Family) 是一部2022年由曾慶宏執導的香港電影。電影中描寫的,正是一個高衝突家庭 (high conflict family)的故事。


阿玲與阿真是一對結婚多年的夫婦。他們育有一對子女,十七歲的阿陽和他的姐姐阿琪。影片開始時,一家四口正驅車到阿玲母親在鄉郊的家做節過冬。阿玲與阿真因為一盤易打番的食物在行車時該放在何處起爭執。歸根究底,阿玲是不滿阿真失業良久還沒有找到工作。而剛買下的單位又要開始供款,還要處理裝修不順利的事宜,阿玲感到煩躁不安。


夫妻二人從前的關係是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此刻肯定是矛盾重重。一家四口在車廂內,每人如坐針氈。姐弟二人對於父母的矛盾都有著不同應付的方法。姐姐阿琪帶著耳筒假裝聽音樂,裝作什麼都聽不到。弟弟阿陽則不停調停父母,試圖淡化他們的衝突。好不容易一程車才完結,終於到達了婆婆的家中。可是到了婆婆的家中,又是另一個矛盾的開端!婆婆雖然寵愛阿玲的弟弟阿明,但因阿明與一個她不甚喜歡的女人結了婚,母子二人關係變得緊張。再加上阿明與這個女人結婚之後,經濟常常出現困難,母子二人的關係雪上加霜。冷不防阿玲在煮食的過程中不慎切傷了手,阿明到母親的房間為姐姐張羅膠布止血。母親擔心阿明到她的房間偷錢緊隨其後,二人大吵一場。盛怒下,阿明連飯也沒吃便拂袖而去。阿玲心煩意亂,把氣轉發到目睹一切但不動聲色的丈夫阿真身上,大聲叫嚷著要跟他離婚!一向冷靜的阿真一時間也情緒失控,拿著菜刀不停向傢俱斬下去發洩,說他不要離婚!兒子阿陽見狀,護着母親並大聲喝駡父親。父親盛怒下掌摑了阿陽,阿陽也像舅父一樣一走了之。一餐冬至團年飯,幾代人各有各的爭執,飯吃不下去了。


鏡頭一轉已是八年後,阿玲替人做鐘點傭工,阿真則是的士司機。二人終於沒有離婚,但是婚姻生活味如嚼蠟,好像生活在兩個平行時空一樣,並沒有交接的位置。兒子阿陽八年前一走之後,便沒有歸家。女兒阿琪當年因為想盡快離開不愉快的原生家庭草草結婚,可惜婚姻破裂後又再回到原生家庭中與父母同住。快要三十歲,生活沒有目標之餘連失業也不敢告訴父母,得裝着每天去上班。每個人都過得很不快樂,無精打采。阿玲的母親也已搬進老人院,八年來也沒有見過兒子阿明一面。這些三代人的矛盾,一直並沒有得到好好的處理,傷口一直在淌血!雖然沒有返家,阿陽其實已是碩士生,住在婆婆郊外的家中,也與母親偶有聯絡。阿玲一直覺得是丈夫趕走了兒子阿陽。阿陽也一直執念,認為只有自己永遠不回到家中,父親才會學到教訓好好對待母親。縱使他已是碩士生也主修電子遊戲研發,他研發的遊戲也離不開家的主題,是一個用電腦虛擬方法與家人溝通的遊戲。八年了,他仍然沒有放下創傷。阿明的女兒從外地回港,原來數個月前,阿明身體不適突然離世。離世前,原本他準備今年真的會回港與母親冰釋前嫌吃冬至飯,可惜卻做不到了。


冬至將至的時候,阿真叫阿玲坐下。他們住的這層樓快要滿供了,他準備以後搬到佛山與舊同事幹些小活,並在那裡安頓下來。他想跟阿玲離婚,這次到阿玲不想。冬至飯的那天早上,阿玲叫阿真一定要到,她也會盡力叫兒子阿陽出現,希望大家好好的吃一頓冬至飯。說時,阿玲有一種久久沒有出現過的平靜安穩。是因為多年不知如何處理的矛盾婚姻關係,終於找到出口的原因?還是終於放下了大家多年的仇怨?冬至飯的晚上,阿真終於跟兒子阿陽遇上。阿真說:「我不回家就是想你能回家!」這真是十分吊詭!


在我們的臨床經驗中,我們知道當父母的婚姻關係有危機時,孩子每每最擔心的就是他們會分開或離婚。小的孩子如是,大的孩子也如是。正因如此,孩子就算已經長大,也無可避免地仍會捲入父母的矛盾當中。因父母活得不好,孩子也很難過得安好及好好長大。而沒有解決的家庭矛盾,往往會像隱形傳染病般,一代傳一代的繼續傳下去!但願過時過節時,我們也能排解放下與家人的矛盾,真正的團團圓圓。


1 Comment


達老師
Sep 17, 2023

這個故事中,阿玲和阿真的婚姻充滿了矛盾和衝突,而他們的子女也在這種環境中成長。作為一位學習結構家庭治療的特殊學校教師,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個故事中家庭系統的複雜性和影響力。


在特殊學校的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結構家庭治療的概念可以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這些家庭的問題和挑戰,並提供適切的支持和指導。


首先,我認識到家庭中的矛盾和衝突是正常的,而不是問題所在。這些問題可能是由於不同的期望、價值觀和溝通方式引起的。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需要能夠看到這些矛盾背後的情感和需求,並幫助家庭成員建立更健康的溝通和解決衝突的方式。


其次,我學到了家庭中不同成員的角色和互動模式對家庭系統的影響。在這個故事中,阿玲和阿真在婚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子女也有自己應付父母衝突的方式。在特殊學校的工作中,我需要觀察和理解學生和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模式,並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以促進更健康的關係。


最後,我學到了治療中的關係和連結的重要性。在這個故事中,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連結是破裂的,導致了長期的痛苦和不滿。作為一位特殊學校教師,我認識到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授知識,還包括建立與學生和家庭的良好關係,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和幸福。


通過學習結構家庭治療的概念,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家庭系統的複雜性和影響力。這將使我在特殊學校的工作中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和他們的家庭。我衷心感謝作者無私分享的內容,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感謝您的分享和付出!

Like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