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執司的「少年不識愁滋味?!」
作者: 阿執司@4砵典乍街
Photo Credit: IMdB
《年少日記》是一套2023年探討學童自殺的香港電影,故事由一封意外被校工在垃圾桶發現沒有署名的學生遺書開始。中六級鄭老師心急如焚,擔心這位不知姓甚名誰的學生安危當中,也喚起了他以為早已經淡忘了的童年創傷。要幫助這些在死亡邊緣徘徊的兒童和青少年人,究竟我們需要的是什麼靈丹妙藥?
遺書被發現後,鄭老師與駐校社工心心念念,希望能夠儘快在學期末前把這位有自殺傾向的學生找出來。遺書上有一句最令鄭老師揪心的說話,「……我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人……。」人是活在人際關係網絡中的,而家庭和學校對孩子來說就是最重要的人際網絡。究竟一個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經歷了什麼樣的狀況,才會令他覺得自己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人,以致是生是死也無人關顧呢?
這邊箱學校的事已教鄭老師費煞思量,偏偏這時自己正經歷離婚的傷痛,而父親的身體又嚴重抱恙住院。這三件看似沒有關連的事,原來緊緊相扣,正是深深影響着鄭老師的童年創傷黑洞。
鄭老師本有一個哥哥。望子成龍的父親,總想把兄弟二人培養成材。可惜稚嫩的哥哥縱使已經盡了力,卻永遠沒法達到父親心目中的標準,打打駡駡是家常便飯。弟弟鄭老師卻好像不費吹灰之力,不但能夠名列前茅,還可以在其他課外的學習上也出類拔萃。哥哥的心情,因此永遠陰雲密佈。父親從貧窮家庭環境下長大成為大律師,認為努力才會成功是必然的事。母親其實也心痛鄭老師的哥哥,但若他成績不好丈夫也會責難自己教子無方,無可奈何也成了逼迫哥哥的一份子。小時的鄭老師則只顧著管好自己的事,也覺得哥哥沒有出息。哥哥從來就不覺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份子。
箸名心理學大師 Heinz Kohut 說過,成長中的孩子都需要父母作一面鏡子去反映和肯定自己所作的事 (positive mirroring),從而建立一個健康的自我觀(healthy self)。這個理論說比做容易。要做得合適合宜,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是對父母的一個挑戰。長期被否定的哥哥又怎可能發展出一個「健康的我」?原本家庭那環出了狀况,家庭以外,哥哥還有痛惜他的鋼琴老師、喜愛的正能量漫畫家等幫他撐下去,希望在明天……。可惜最後,哥哥都失去了這些東西。吊詭的事,最後的一根稻草,就是當父親對哥哥失望到連打駡都不想時,哥哥就跌入了萬劫不復再沒有生存意志的死胡同。原來父親放棄自己比討厭自己,更令哥哥心痛心碎。哥哥自殺去世時只有十歲。哥哥死後,鄭家四散。母親離家而去,鄭老師迷失了成了問題青年,他也痛恨父親,與他之間有了一幅厚厚的牆。
相信再理性的人在看這套電影的時候,內心都會泛起一波又一波的漣漪。編導演監所營造的戲劇張力固然功不可沒,但這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每天都發生的事,現在血肉模糊地在我們面前展現,震撼感依然。近年香港學童自殺率越來越高,年紀也越來越輕,原因當然有很多方面,亦十分令人關注。這令人沉痛的電影讓我們反思良多。其實孩子快樂成長需要的是甚麼原素?「長大成材」是否只有一條方程式?怎樣才可以養育成有健康自我觀的孩子?社會、業界 (包括醫教社)、家庭以至個人層面,又有甚麼可行的方法去幫助這些徘徊在生與死之間奄奄一息的幼苗?
片中鄭老師之所以成為老師,就是要完成哥哥做老師的遺願。鄭老師經常翻閱哥哥的老舊日記本子,哥哥在最後的一篇也寫上「……我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人……。」學期末,鄭老師仍沒找到那個寫下遺書的學生。在假期前最後一課,鄭老師誠懇地分享了自己從前年少時也渴望別人關心自己的往事。 他在黑板上寫了自己的手機號碼,叮囑同學們有事的時候可以隨時找他傾訴。說再見時,鄭老師逐一把同學們的名字唸出來……,他把他們都記在心上。被老師念記著,應該是一種令人踏踏實實的感覺。鄭老師的苦心沒有白費,下課後,他的手機收到短訊。寫下遺書的那位同學,終於打開心扉向他求助。鄭老師悔恨自己當年沒能夠及時拯救自己的哥哥,但現在他終於可以鬆一口氣,至少他能拯救自己的學生!
孩子,其實您很重要!您們每一個都很重要!
Comments